将一盆盆竹芋从拖车上取下,摆放到大棚的置物架上……在钟祥市柴湖镇湖北农青园艺盆花基地的第三大棚车间,53岁的代凤兰卸完货后,马上又拉着拖车去打包间转运竹芋盆栽。
“在基地打工三年了,每月工资两三千元。”代凤兰说,自己家就在附近,能在家门口上班,非常开心。眼下,像代凤兰这样,在农青园艺务工的移民有400多人。
成立于2014年5月的农青园艺,是柴湖镇招商引资的高端花卉项目,由柴湖镇二代移民李志慧从上海返乡投资创建,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移民部门给予了极大的帮扶,扶持资金2000万元用于大棚的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通过8年积累,农青园艺已建成占地4100亩的高端盆花基地,其中建成连栋智能花卉生产温室90万平方米、生物组培育苗3000平方米,全部采用高科技智能化管理。
在农青园艺,主打产品有白掌、红掌、凤梨、竹芋等4大系列110多个品种,年产值1.8亿元,产品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一级市场,其中凤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并具有市场定价权。
李志慧介绍,公司还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对流转土地和移民扶持专项资金实行股权到户,按股分红,公司成立以来,已累计向务工移民发放工资8000多万元,向关联农户派发红利400多万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艾红霞、通讯员郑修鹏、实习生陈露)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