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创新 情动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回访记

2022-07-20 11:39  

雨后初霁,碧空如洗。

6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省长王忠林陪同下,深入武汉的企业、社区调研。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记者一路回访,深深感受到总书记所思所盼皆为国家民族长远大计,所念所挂无非百姓冷暖、人民幸福!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让湖北干部群众备感振奋、深受鼓舞,进一步凝聚起“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强大力量。

   

    6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华工激光生产车间,察看激光技术产业应用展品( 图片来源:新华社)

6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考察调研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激光。

“心情非常激动,现在还没有平静。”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回忆,总书记先后走进企业激光科技馆、半导体面板激光智能装备生产车间,仔细察看激光技术产业应用展品,耐心倾听创新成果介绍。

华工激光是中国激光工业应用的先行者,1997年由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改制设立,牵头制定了国内激光装备行业首个国际标准,创造了60多项“第一”,扛起了中国制造的大旗。

   

    在华工激光半导体面板激光智能装备生产车间,一线科研技术人员程伟博士正在操作IC载板激光刻蚀装备

在去年底面世的IC载板激光刻蚀装备前,总书记停下了脚步。负责研发该设备的程伟博士正准备鼓起勇气介绍,却没想到,总书记先和他拉起了家常。“一开始我特别紧张,可是总书记没有先问工业设备,而是关心我个人情况,问我来公司几年了,一下子就感觉很亲切、温暖,打开了我的心扉。”

IC载板激光刻蚀装备,相当于给芯片颁发“许可证”。不论是几张还是几千张芯片,只要在同一张载板,经过了此装备的激光刻蚀技术,便能够形成标识信息,判定芯片是否合格。“设备研发了2、3年,目前已打破国际垄断,并在现有产品基础上省时5-10%,成本缩减1/4。”程伟记得,他讲解完设备性能后,总书记点头称赞说“非常好”。

“我感到非常自豪,既得到了市场的肯定,又得到总书记的肯定!这些肯定会很快地转换成我们的动力,更加坚定地去实现后续更高的目标。”程伟信心满怀。

   

    6月28日下午,习近平与华工激光企业职工亲切交流(图片来源:新华社)

总书记走出厂房,200多位企业职工齐聚在门口,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总书记的铿锵话语让站在第一排的华工激光副总经理王建刚激动不已,他说要将总书记的嘱托记录在笔记本上,细细消化、回味。

“感到如沐春风,又充满斗志!我们公司就要做国际行业领先的产品,以及(针对)‘卡脖子’的国产替代装备,围绕‘专精特新’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王建刚话语铿锵。

从一束光出发,到开启智能制造新征程,华工激光的发展离不开母公司人才战略的支撑。华工科技每年从国内高校招聘两三百名优秀毕业生,同时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助力公司核心技术的突破。“总书记对人才十分关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回忆,临走前,总书记的一个举动,让他倍感温暖。

“(总书记)特别往后看说,你们省市要支持做好服务,让人才、技术人员心无旁骛地搞好研发。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希望更进一步努力,踔厉奋发,做更大的贡献。”马新强说。

   

    6月29日晚7时,在华工科技研发综合楼会议室,近30名华工科技员工集体观看《新闻联播》

“总书记之前4次赴湖北考察,2次来到光谷。”马新强深深记得,2013年也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总书记来到光谷展示中心,当时他现场聆听了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殷切希望。时隔9年再次见面,马新强感受到这种希望更加强烈,总书记对高科技产业寄予厚望,也是他心系科技创新的拳拳之心。“总书记对现在我们短板弱项,‘卡脖子’的问题,感觉到他的确操了不少心。我想,我们作为基层党委书记,一定要多干活,让他少费心、少操心。”

“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总书记的期许,让马新强有了更新的目标,一个“超利润”的目标:“企业要制定超利润的目标,不能说是为了赚钱,更多的还是要结合国家战略,做国际一流产品。”

烈日下,华工科技全体员工依依不舍与总书记挥别。华工激光“90后”研发工程师龚正对未来信心满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能够实现咱们在半导体这个行业的自给自足,打破垄断,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科技制造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6月28日傍晚,在智苑社区的文化广场上,社区居民兴奋地聚在一起谈论令人难忘的瞬间

6月28日傍晚,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广场舞的音乐已经响起,广场空地上,社区居民仍然聚在一起,兴奋地谈论着这个让大家终身难忘的下午。“我见了总书记,心情无法形容,在我们眼前啊,就好像天上出了大太阳!”

回忆起一幕幕亲切温暖的场景,喜悦和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左岭街道智苑社区是左岭新城唯一一个国有企业棚改还建小区,现有居民2604户,其中65岁以上独居老人有845户。

总书记走进社区时,居民夏勇正在社区服务中心为母亲咨询老年医疗保险相关政策。

“我一直很激动地喊‘总书记,您好’,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总书记很亲切地问我,第一句话就是‘听你口音,小伙子,你是东北的吧’。”

总书记的话一下子就消除了大家的紧张,正在接待咨询的社区居委会委员彭慧,向总书记介绍起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让她没想到的是,总书记对此十分了解。“他对我们的医疗重症方面很了解,关于老人容易生病、有哪些病种他都知道,就像自家的人。”

同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交流时,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桩桩件件都事关百姓幸福指数。回想起总书记的关怀,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胡云倍感温暖、倍受鼓舞:“总书记到我们社区基层来最关心的还是群众,第一句话问的是小区的房子很高很漂亮,住了多少人?哪些人居住?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然后问疫后现在情况怎么样,疫情有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非常关心我们社区基层工作者,也问了我的工资怎么样,待遇有没有提高?说实话,我们的确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对我们基层的关心。”

总书记近距离与大家聊天的场景,深深烙在了下沉党员刘龙生的心里。当时,他正在社区6栋2单元一楼的志愿服务客厅里与社区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和街道干部开会,讨论暑假期间的常态化防疫措施。

刘龙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总书记问我们,下沉党员平常做什么工作。我回答说,下沉党员和社区工作者一起,走访居民,收集居民需求,做好服务,特别是做好防疫工作,然后总书记就说防疫很重要。后来总书记又问,你们一般多久来一次,我说我们轮流来,一般一个月来两次,今天恰好轮到我。总书记在我们这待的时间其实挺长的,特别平易近人,我们特别激动。”

   

    社区志愿者马红武展示总书记翻阅过的战疫纪念册

客厅里,一本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制作的战疫纪念册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纪念册里,身着红色志愿服的女社区工作者,戴着口罩,目光坚定。2020年疫情暴发时,这七位女同志以柔弱之肩扛起了照顾所有老人的重任。手捧总书记翻阅过的纪念册,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彭莉仍然有些颤抖:“白天送菜送病人,晚上我坐下来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整个回忆的过程其实现在都不能回想。当总书记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说了这一句,你们做得好!就是听到这个好的时候,当时我们都流泪了。”

76岁的社区居民马红武,做志愿者已有四年。在疫情中,她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更加坚定地投身到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的工作中。如今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已有近500人,依托门栋楼下的“共享客厅”和“红色驿站”,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提供精准对接和高效服务。在自家楼下,马红武骄傲地向总书记展示她胸前的志愿服务队徽:“总书记又问关于疫情期间我们社区的防疫情况,我说句实话,很感谢这个‘七仙女’。上有党的领导,底下有‘七仙女’跟着走,我们就感到很幸福!我们愿意付出自己的一点余热当志愿者,同时得到总书记的肯定,那就非常幸福啦!”

   

    战疫纪念册上留下了“七仙女”守候社区老人的难忘故事

社区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里体现。时隔两年,总书记再来武汉,又一次走进社区,来到群众中间,来到社区干部身边,声声问候、句句嘱托,激励着每一个干部群众接续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总书记的话现在还在我耳边萦绕。作为我们社区的工作者,也应该铭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做实服务,当好我们群众的贴心人。”

“我跟总书记是同龄人,跟他聊天就像老同学一样的,他来到我们志愿者的客厅,是不是就到了我家了?你说我是不是最幸福的人!真的越活越开心,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者:何伶凌 刘成璐

作者单位:湖北之声

来源:湖北学习平台

相关阅读